微信:jmx6769 QQ:237297383 专家:15539456768
回文诗《两相思》千古绝唱,堪称典范
写诗是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历史中,闻名千古的诗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这些人作诗无数,在诗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有一些诗人一招鲜吃遍天,只靠一首诗就可以名传千古,那就是宋朝李禺写的一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回文诗,《两相思》。
李禺并不算得上是一个很出名的人,很多人根本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有才之人,也不妨碍他创作出《两相思》这首神诗。
回文诗是一种独特的体裁,既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据说回文诗的鼻祖是前秦时期的苏蕙,她写了第一首回文诗《璇玑图》。即使是一生留下众多名篇的苏轼,也没有写出一首脍炙人口的回文诗,可见回文诗的难度非常高。
李禺写的这首回文诗《两相思》,顺着读是丈夫思念妻子,被称为《思妻诗》,倒着读是妻子思念丈夫,被称为《思夫诗》,所以合起来就是《两相思》。
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首先让我们顺着读,也就是男性角度。
《思妻诗》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首诗是以丈夫的角度来写的。诗写得非常深情,虽然没有过多辞藻修饰。作者是一个爱家之人,他漂泊在外,孤苦无依,每每想念妻子家人,只能够借酒浇愁,很想写一封家书,但是却又不知从何下笔。想要回家,但是又路途遥远,只能够将心中的思念压在心头,寂寞不已。
而这首诗倒过来读又是一番风味,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
《思夫诗》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倒过来读完全换了一个角色,人物变成了一个在家苦苦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儿子思念父亲,妻子思念丈夫,寂寞的长夜只有我一个人。丈夫迟迟没有归来,寄出去的书信也没有回音,这么久的离别怕是因为路途遥远。诗我已经做好,但迟迟难以下笔,只好一杯杯的喝酒,但又怕喝空了酒壶。我知道你的一片真心,因为路途遥远,我把眼忘枯了你也没回来。
这首回文诗可谓是千古绝唱,是回文诗的典范,顺着读和倒着读人物和空间完全不一样,也可以从李禺的这首回文诗看出,他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了相思之苦。
一首诗读出两个意思,已经让人膜拜了,可是,清朝时朱杏孙写的《虞美人》,可正读、倒读,调整句子后还能成为一首新的七律诗:
正着读:
冷风珠露扑钗虫,
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
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着读: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
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
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调整句子后,成了七律: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再倒着读: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看完是不是很佩服把文字玩得如此游刃有余的古代诗人?从识字到组词,从造句到作诗,再到灵活把控诗词的语境,没有下苦工之人绝对无法做到。诗句之外,也让我们对李禺和朱杏孙这两位虽然并不声名显赫,却满腹文采的诗人充满欣赏和倾慕。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已经是大成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