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名】
本义:楠木
其木多梅梓。——《山海经·中山经》
有条有梅。——《诗·秦风·终南》
墓门有梅。——《诗·陈风·墓门》。按,子青不可食。
梅树。蔷薇科,落叶乔木,少有灌木。早春开花,后生叶芽。花以白色、淡红色为主。气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时为青色,成熟后一般呈黄色,味极酸
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山海经·中山经》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
(梅:这里指梅的枝干。以……为固定结构,至今延用,在此可不译。以,介词;为,动词。直、正:直为不曲,正为不斜。欹:倾斜、歪。景:景致,文中指可供人观赏的形态。姿、景、态(形态),均为中性词,在文中均用作褒义词。则:就,承接连词)。又如:梅圃(种植梅树的园地);梅屏(成排如屏的梅树);梅溪(旁植梅树的溪水)
梅树的果实,称酸果,即酸梅子
摽有梅。——《诗·召南·摽有梅》。陆疏:“杏类也。”
又如:梅仁(梅实之仁);梅瓜(以梅子汁腌制的瓜);梅汁(梅子制成的调味汁液或饮料);梅林止渴(犹言望梅止渴)
梅树的花。也指腊梅科的腊梅花
如:梅英(梅花);梅亭(观赏梅花的亭阁);梅骨(梅花的风骨)
节候名
如:梅天(梅雨时节的天气);梅月(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梅风(黄梅季节的风)
通“枚”。马鞭
穆王七梅,夫何为周流?——《楚辞·天问》
通“莓”。
入榛薄,食荐梅。——《淮南子·览冥》
“梅"字词语:
青梅 雀梅 欧梅 弄梅 梅梅 梅腊 梅梢 梅坞 梅鱼 梅轩 梅香 梅真 梅雪 梅湖 梅片
梅风 梅粥 梅妆 梅红 梅葛 梅浆 梅干 梅妃 梅槐 梅福 梅煎 梅额 梅吹 梅头 梅籔
梅蕚 梅卤 梅蒸 梅气 梅妍 梅姑 梅龙 梅润 梅粉 梅妻 梅毒 梅雨 梅盐 梅芝 梅萼
梅朵 梅夏 梅颊 梅魂 梅汁 梅蕊 梅豆 梅驿 梅心 醯梅 乌梅 缃梅 雪梅 苏梅 探梅
甜梅 吴梅 驿梅 越梅 韵梅 标梅 摽梅 楚梅 出梅 残梅 石梅 苔梅 霜梅 梅飙 梅词
梅腮 榔梅 蜡梅 楞梅 梅华 梅梁 梅仁 官梅 观梅 羹梅 槁梅 断梅 调梅 党梅 鹤梅
江梅 寄梅 梅簪 岭梅 腊梅 剌梅 檕梅 猴梅 寒梅 梅録 梅格 梅花 黄梅 梅园 梅溪
梅落 梅钱 梅伯 梅里 梅酱 宫梅 吹梅 白梅 送梅 酸梅 吴梅 望梅 洗梅 小梅 杏梅
迎梅 杨梅 盐梅 玉梅 朱梅 作梅 梅脸 梅候 梅领 梅瓜 梅兄 梅子 梅禄 梅公 梅亭
梅益 梅首 梅目 梅童 梅屏 梅霖 墨梅 梅岑 梅酝 梅生 梅月 梅丸 梅山 入梅 巧梅
梅实 落梅 梅帐 梅派 梅暑 梅影 梅信 梅诸 梅骨 梅汤 梅尉 梅叶 梅须 梅鹤 梅洗
梅犀 梅菹 梅黬 梅仙 梅苏 梅英 梅杖 梅关 梅圃 梅市 梅三 梅柳 梅天 梅岭
梅花桩 梅花石 梅什儿 梅花障 梅花拳 梅花曲 梅花墅 梅花白 梅家鸡 梅花帐
梅舌儿 梅红伞 墨梅图 梅花脯 梅花妆 梅里美 梅兰芳 梅柳意 梅花信 梅花翅
梅州市 醉梅花 做黄梅 榆叶梅 玉蝶梅 杨梅疮 萧友梅 小梅花 松梅丸 酸梅汤
送梅雨 返魂梅 倒黄梅 狗蝇梅 梅花笛 梅花句 梅花点 梅花弄 梅花仙 梅花迭
梅红罗 梅花使 黄梅天 梅月圆 裹梅花 红梅记 黄梅戏 黄香梅 九英梅 金瓶梅
浇梅根 梅花驿 落梅花 落梅风 黄梅雨 黄梅花 黄梅季 椒萼梅 江梅引 贺黄梅
贺梅子 邓友梅 梅福池 渴望梅 梅根监 緑萼梅 緑蕚梅 緑英梅 松竹梅 檀香梅
熟梅天 不来梅 驿骑梅 重叶梅 一剪梅 迎梅雨 望梅花 梅根冶 梅文鼎 梅水茶
梅花引 梅大头 梅村体 梅河豚 梅花雀 梅花坑 梅桃子 梅花角 梅和柳 梅干菜
梅黄雨 梅花菊 梅花鹿 梅花阵 梅仙洞 梅尧臣 梅花婢 梅家艺 梅花岭 梅花数
梅花眼 梅花碑 梅花约 梅花调 梅君山 梅花脑 梅花坞 梅园村 梅花落 品字梅
磬口梅 梅花村 梅花雷 梅苏丸 梅花参
“梅”字成语:
妻梅子鹤 梅勒章京 梅村祭酒 梅花纸帐 梅花书院 梅林止渴 梅花岭记 踏雪寻梅
雪胎梅骨 盐梅舟楫 驿路梅花 纸帐梅花 摽梅之年 病梅馆记 熟梅天气 柳颦梅笑
调剂盐梅 柳眼梅腮 黄梅时节 何梅协定 鹤子梅妻 望梅阁老 望梅止渴 香药脆梅
盐梅相成 盐梅之寄 驿使梅花 驿寄梅花 止渴思梅 梅园新村 梅花处士 梅勒额真
梅花屋主 梅花三弄 梅妻鹤子 梅花大鼓 青梅竹马 青梅煮酒 梅楞章京 说梅止渴
嘎达梅林 止渴望梅 梅花海鹘